初创时期的民营企业在获取银行贷款时要有一定的策略。笔者之前所供职的T集团就在刚成立的时候面临“钱荒”难题。一方面,当时股东初始投入较少,集团内部资金周转极其缓慢,企业内部存在着大量资金占压所带来的财务成本增加的风险。同时,公司每个月都要向上游供应商进货,强势的供应商规定的付款周期最长为20天。公司成立不到一年,利润和经营期的现金流均为负数。
当时,集团还必须在两周内向香港供应商支付1000万港币货款,但集团内部的银行存款却只有十几万元,如果不能及时支付,就会面临与合作伙伴惨痛分手的局面。如此一来,不仅完不成当年的业绩,也将面临生存危机。于是,集团采取了“兵分两路”的融资策略:一方面由总裁出马,向股东进行短期借贷融资,并与供应商协调临时增加信用额度。同时,作为CFO的笔者,也与银行展开融资谈判。经过努力,笔者成功地从某著名银行拿到了2000万元的贷款。在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之后,T集团的现金周期也从最初的45天缩短到20天,并且成功引入了“现金点”运作模式,吸引了大牌VC的青睐和注资,同时也开始实施了多次的并购计划。
可见,获得银行贷款是促进T集团快速发展的关键一步。笔者认为,民营企业在与银行谈判时,重要的是要把握一个要点,即获取银行的信任。
那怎样才能获取银行的信任呢?事实上,几十轮的融资谈判让笔者体会到,如果企业有抵押品,找中小型银行融资不是没有可能的。如果企业没有抵押品,找到有实力的大企业或上市公司做担保也不是没有可能的。但如果企业没有抵押品又没有上市公司做担保,同时财务报表上利润和现金流看起来又不是那么“养眼”,那唯一一种可能就是要找“对”银行。事实上,实际中确实有些银行的管理者具备战略眼光,即愿意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。民营企业与这些银行谈判中,要传递出以下几方面的信息:
首先是不畏艰难的“人品”。创业者以及融资谈判团队是否不怕艰难险阻、能够并愿意突破困难、接受挑战的信心和勇气,性格是否豁达等等,都是要传递给投资者的信息。民营企业在获取银行贷款时,“人品”是第一位的。
其次是吸引人的盈利模式。对企业而言,盈利模式是否有清晰的规划和前景做支撑,预期成长空间在哪里,企业是否有与众不同之处,需要有大量的市场、行业、财务数据做支撑,还要有落实到责任人、时间点、流程、表单上的行动方案,当然还要有预期回报等做支撑。
第三是良好的财务管理水平和实力。稳健可靠的财务管理不仅可以夯实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服务,支持战略和业务,引导资源配置,支持管理决策,更能引领企业发展。所以增加银行对企业的信心,企业要充分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。企业在拿到资金后,如何合法合理的使用,CFO要成为资金的领导者—要让资金成为企业忠实的仆人,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提升资金管理的效率,这样企业和银行间的关系才可能形成一个良性的促进。
第四是要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。一方面,良好的内控和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,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找到管理的薄弱环节,制定相对应的制度、标准、流程,并规范企业管理者的行为,让金融机构清楚贷给企业的资金用于何处,了解这些资金是安全的、有效的。
第五是要定期给银行提供企业经营管理报告,要与银行保持经常性的交流,让银行了解到企业的发展情况,同时企业也要维护好与投资方的关系。